不開刀的ERCP術 微創治療新“鏡”界

發布時間:2021-04-26 本文來源:肝膽胰脾外科

近日80歲的郭阿姨,因多日腹痛、惡心等癥狀在我院消化內科就診,接診醫生發現郭阿姨的膚色及眼睛較正常人偏黃是明顯的黃疸癥狀,這絕非普通消化疾病引起的,隨即請來肝膽胰脾外科專家會診,初診判斷為膽管梗阻,經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增強磁共振成像(MRI)顯示為低位膽管癌。


考慮到郭阿姨年齡偏高、較多的基礎疾病及本人無外科手術的意愿,醫務科組織多學科專家反復論證后經家屬同意決定為郭阿姨行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EST)+膽道金屬覆膜支架植入支撐膽道微創治療。

通過消化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胃腸鏡科、醫學影像科及麻醉科等科室通力協作,手術在肝膽胰脾外科姚偉主任指導下由外科第二黨支部書記、肝膽胰脾外科馮永安主治醫師操作順利完成,術后郭阿姨黃疸明顯消退,恢復良好。


姚主任介紹:黃疸很有可能只是重大疾病的“先遣軍”,其背后隱藏的病因往往比可以目測到的更加嚴重,如不及時解除可能引發致命的后果。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是指將十二指腸鏡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后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的技術,是胰膽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ERCP不用開刀,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較外科手術少,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適應證主要有疑診膽管結石、腫瘤、炎癥及膽道狹窄等情況。


我院肝膽胰脾外科積極落實校黨委服務品質提升要求,響應院黨委號召,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加強外科學科建設,全面開展微創診療技術,努力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技術和服務,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