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靜脈穿刺置管術,為八旬老人置入“生命線”

發布時間:2023-09-22 本文來源:重癥醫學科

說到打針,大家都覺得習以為常,畢竟打針輸液對于現代人來說真是太過平常的一件事。而對于急危重癥患者來說,血管穿刺可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涉及到搶救藥物的輸入和循環監測,常用的危重患者的搶救通路一般選擇深靜脈置管,包括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等。而近日,我院重癥醫學科(ICU)卻遇到了一個新挑戰。

80多歲的劉大爺因“重癥肺炎、膿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障礙”收住我院重癥醫學科(ICU),因入院時病情危重,科室立即給予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去甲腎上腺素升壓、鎮靜鎮痛、抗感染、補液等搶救治療,同時患者外周血管條件差,需深靜脈置管。但由于患者肺部感染較重,且血氧飽和度較低,需間斷吸痰,而常用的鎖骨下靜脈和頸內靜脈置管容易引起氣胸及導管感染,會給護理和治療帶來不便。


正當重癥醫學科(ICU)團隊討論哪種靜脈穿刺置管術最適宜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選擇腋靜脈穿刺置管術。”一位醫生說。“沒錯,目前來說腋靜脈穿刺置管術是最合適的選擇”重癥醫學科(ICU)主任張致蒼副主任醫師說。確定治療方案后,張致蒼主任根據解剖位置定位穿刺點,給予局部麻醉后,右手持穿刺針負壓進針,進針約4cm時回抽見暗紅色靜脈血,以Seldinger法置入雙腔靜脈導管,保留深度為12cm,接針筒回抽可見暗紅色血、血液流暢,成功將深靜脈導管送入腋靜脈內,僅用3分鐘就開通了腋靜脈通路,為劉大爺的搶救建立了生命線。

目前我院重癥醫學科(ICU)已常規開展各種深靜脈穿刺置管術,包括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腋靜脈等。此次利用解剖位置定位盲法腋靜脈穿刺置管術的成功實施,是我院重癥醫學科(ICU)團隊對深靜脈穿刺置管術的一種拓展,對于腋靜脈的理念推廣和技術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下一步,科室將繼續在臨床應用中開拓創新、汲取新理念、引進新技術,不斷提高危重癥患者治療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