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重度肥胖癥丨多學科通力協作,沖破“阻礙”解危情!

發布時間:2024-05-22 本文來源:婦產科

腹腔鏡下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放射治療、減重手術及ICU綜合治療在我院已經開展多年,診療技術相當純熟,但當子宮內膜癌遇上重度肥胖癥,則是對醫生技術的新挑戰!

患者白女士今年46歲,體重達到了驚人的330斤,因絕經后陰道出血,在當地醫院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瞬間顛覆了她平靜的生活。更苦惱的是她同時患有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多種肥胖引起的并發癥,輾轉多家醫院,均因手術風險高、基礎疾病多、手術風險大而建議她到上級醫院尋求治療。絕望的她本想就此放棄,但俗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想到年幼的小女兒,她一次次尋求機會,不放棄一絲絲希望。最終經親友推薦,來到我院就診。


婦產科一系列檢查和進一步確診后,經醫院多學科(MDT)會診,為盡可能的降低手術風險,普外科一病區先行為患者進行了減重手術,經過3個月的治療,白女士BMI指數降到了50,由于患者體重基數實在太大,雖減掉了部分重量,但因肥胖暫時無法進行根治性手術,本著患者至上及降低手術風險的原則,婦產科聯合放射治療科為白女士進行了2次術前化療。由于白女士腹壁皮下脂肪厚度達120mm,因此無論是實行開腹手術或微創治療,腹部厚實的脂肪層都是繞不開的“阻礙”。婦產科杜文芳主任醫師提出,若實行開腹手術,腹部切口大而深,術后容易出現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疝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而選擇腹腔鏡微創手術,患者腹部脂肪過厚,穿刺戳卡長度不夠,盲目穿刺容易損傷腹部臟器,且人工氣腹不易建立,內臟脂肪過厚,腔鏡操作難度大。因患者重度肥胖,同時患有糖尿病及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病史,腔鏡手術需要的頭低位也無法完全滿足。

經反復溝通并與省內專家教授進一步會診,婦產科為患者量身定制了最佳手術方案。在麻醉科和普外科一病區的配合下,由婦產科杜文芳主任醫師主刀,魯耀華副主任醫師協助,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術中通過使用加長腹腔鏡穿刺器械,一次穿刺成功,順利進腹,在進氣過程中患者的氧飽和下降至85℅,經麻醉師積極處理后,患者的氧飽和趨于平穩。由于患者腹腔內脂肪較多,脂肪組織的堆積使腹腔鏡手術中原本就不大的操作空間變得更加狹小,術野布滿腸管,為了保障手術操作,全程都必須由助手遮擋腸管,暴露操作視野,且要時刻避免損傷腸管。最終耗時3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患者轉入重癥醫學科(ICU)綜合治療1日后轉回婦產科


手術的完成對白女士來說,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需要后續進行放射治療,但肥胖同時加大了放療過程的難度,經查詢最新指南并與省抗癌協會專家教授討論,放射治療科楊永宏副主任醫師帶領科室醫生、技師為白女士設計了特殊的體位固定方式,并為她制定了個性化放療方案。放療過程中利用新設備的圖像引導功能,保證治療體位的重復性及穩定性,經過系列的放療及后裝治療,白女士病情一步步好轉,將進入下一步鞏固治療。

此例復雜病例的診治,體現了西安醫學院附屬寶雞醫院多學科聯合會診(MDT)的日臻成熟和強大的綜合救治能力,醫院將繼續以患者為中心,用優質的醫療服務為生命健康護航。